我的生活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没有完美。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,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。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去解释我的艰辛和失败。从2000年到2005年,长达5年的时间,我都曾经处于这种状态。无论从事业上还是心态上,都是如此。

1996年,我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。当时,美国几大电视网都希望我去做他们的出镜记者,报道亚洲事务和美国华人社区,但我觉得,这和我想做的事情还有一段距离。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就是文化行业,这和IT、商业、金融和工业都完全不同。我去美国的时候就知道我是一定会回来的。结婚的时候我就跟吴征说,你在美国已经有自己的事业,但我将来肯定是要回去的,你要想清楚。他说,我跟你回去。那时候媒体报道用了"毅然决然"这4个字。我觉得这几个字用在他身上倒是合适。他好像放弃了什么,可我并不需要放弃什么。

1997年,我一整年都没有工作,就是生孩子、带孩子。1998年,我剪短了头发,去了香港凤凰卫视,开始做《杨澜工作室》。详细>>

并非一帆风顺

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失败

“有的人说杨澜你一直很顺利,我都只是无奈地一笑”

我采访的第一个人物就是王光美。无论从节目还是人生层面,她都是一个对我有极大震撼的女人。通过做她这期节目,我真正确立了一点——我做节目是为了记录人和时代的关系,我希望以采访人物的方式来记录历史。我大学主修英语,辅修国际经济,但是对历史的爱好是从中学就开始的。我喜欢苏东坡、罗斯福和丘吉尔,很早就看过尼克松写的《领导者》那本书,也看过法拉奇的《世界风云人物访谈录》。高考的时候,我曾经最想报的就是历史系。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对我的职业理想产生影响。

我做企业有点误打误撞。我是个做内容出身的人,没想要做渠道,好像也没想做多大的商业链。 我有文化理想,我觉得中国需要有一个有文化感和价值感的电视平台。我想到了,就去做了。2000年,我做了阳光卫视,制作和播出以纪录片为主的电视节目。

我做企业的出发点就是想做内容,然后为了这个内容来配备一个相匹配的运作机制。这有点想喝杯牛奶就自己养头奶牛的意思。因为市场上没有卖这杯牛奶的,你就必须自己养奶牛。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。时间久了,你对养奶牛的事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感情。奶牛有奶牛的意义。慢慢地,你看到周围这片草原上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人,他们也养着自己的一头或者一群奶牛,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。

 

“我在阳光卫视创建的最初,就没做好商业判断上的准备。”

当然了,我这是有点难为自己。我大学学过国际经济,但这和真正做企业完全是两回事。我为了养这头奶牛,做了自己不完全喜欢、起码是不完全热爱的事情。中国不像美国。美国的传媒系统已经非常完善,你只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就可以了。但上世纪末,中国传媒从过去的僵化体制到逐渐开放,它需要很多鲜活机制在运作成长,才可能有市场,才可能有个体的创造。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。也许再过30年,我就不需要做这样的选择了。

吴征一开始就是鼓励我的,但是对我来说,从做节目到做企业,这个转型极其困难,一开始就摔了个大跟头,就是阳光卫视。现在看来,我的文化理想的冲动,远远大于我的商业和企业管理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。

我在阳光卫视创建的最初,就没做好商业判断上的准备。一开始我就按照整个一个电视台的建制,在香港做了很大的、耗资数千万的电视制作中心,有大量的原创节目,每年几百个小时。其实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。纪录片是一个小众市场,又是基于一个境外卫视不能够完全落地的现状,我当时应该更多地以采购节目为主,减少制作成本,尽量不要做这么多的原创和这么大的制作中心。这就说明我的幼稚。在商业上当时我是很幼稚的。我还记得,当我非常兴致勃勃地让吴征去参观我刚刚建好的制作中心的时候,他吓了一大跳,当时他就跟我说,我没想到你们拉了这么大一个摊子,是要出事的。

“当商业模型不对的时候,你会越做越累,并且事倍功半。”

前后有5年的时间吧,我很累。关键是当你的商业模型不对的时候,你会越做越累,并且事倍功半。现在看来,一开始这个公司其实从资本运作上也存在问题。这样一个收入模型还没有得到稳定来源和实践肯定的公司,一下就上市了,然后上市又对财务报表有要求,这使得你在短期的营收和长期的战略定位上经常产生矛盾,实际上是给整个经营团队带来很大困扰,也给我自己带来很大困扰。

“那几年,我哭过很多次。吴征他是知道我的,我有这份文化理想。在阳光卫视后期,他跟新浪、贝塔斯曼等公司做了一系列资本操作。" 虽然有很多人质疑他说,他是不是喜欢资本操作,但其实他是希望用资本操作的方式引进不同的合作伙伴,同时也让这个卫视平台能够撑得更久一点。我理解他的这份苦心,其实这也是说明他对我的爱吧。我觉得是。所以回头想想,他也非常不容易,真的。

这些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各有各的精彩,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来。我就做我自己。我的喜好,我的为人,骨子里的东西从来没有改变过。我的企业我自己说了算,我的节目我自己说了算,我没必要按别人的需求来塑造我自己。当然,我这些年也多了一些世故,也知道怎么保护自己,也多了一些见识,看到过很多场面,也更淡定,但是归根到底,你要是能够做自己,那么所有这些失败的经验都很值得。

你曾说过年轻的时候追求自由,现在更多的是追求爱,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?

我现在也挺追求自由的,但是我想说的是,可能慢慢的责任感会越来越多了,无论是家庭带来的责任——父母年纪大了开始有各种病痛了,你的孩子开始要进入青春期了;还是公司带来的责任——公司发展的越来越规模了,公司的前景和员工个人职业前途,包括慈善的这些事情……一种责任感会越来越强,有时候也觉得挺有压力的。

这个压力可能跟什么有关?

你已经做了这件事了,你总是想把它做好,总是要对别人负责任,所以现在压力比过去多了。二十多岁的时候,就觉得要自由要实现个人价值,那时候感觉要突出个人价值、实现个人诉求、实现个人梦想,常常就和自己的环境有很多的冲突。二十多岁三十岁初的时候,我这种冲劲挺大的,就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够长多高,中间也跌过很多的跟头。到了四十岁的时候,我觉得就责任感会更强一点,不仅仅是追求一种个人满足感,也希望带给别人一种满足感。

什么方面的经历让你最有收益?

经商给我的教育最大,别人可能觉得经商是追求利润和商业利益,但是我恰恰觉得,你经商了你就知道,你必须双赢这个生意才能够谈得成功,你必须长远考虑合作伙伴的利益,才可能建立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。如果他没有利益我反而觉得忐忑不安。所以恰恰是商业教会我一定要关注别人,如果做一件事情别人没有任何好处这件事情是做不成的,推而广之在公司、在社会上其实也是这样的情况,回到一个更大的社会上,你没有关注到社会上那些弱势群体,你自己的满足感和快乐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大?

这么忙,工作和私人生活比重怎么协调?

现在越来越难以安排,手上有很多的球在不断地扔,原来三个,现在已经五个了,有点快接不住了。

时间怎么分配给家人?

一年中有不同的阶段,有时可能一个月有两个星期在出差,就很难顾及到家里。但其他一些时间,比如说夏天或者冬天放假,比如这次十一,我就有完整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、跟家人在一起,我觉得挺不容易的,经常有一种自责和内疚,你永远不可能做完满了。

进化论
  • 2010创办高端定制品牌LAN 珠宝
  • 2009作为出品人创立天女网
  • 2001制作并主持《杨澜访谈录》
  • 2000创办阳光卫视
  • 1998年1月推出节目《杨澜工作室》
  • 1997散文集《凭海临风》出版
  • 1994荣获主持人"金话筒奖"
  • 1990《正大综艺》节目女主持人
  • 干练
    女性
  • 知性美
  • 自信
    坦然
  • 思维
    敏捷
  • 睿智
杨澜是一位优质女性的典范,她美丽、智慧、优雅、知性,开创了成功的事业。杨澜展现给公众的,是一个多角度的形象。被称为"中国的华莱士"。杨澜作为主持人出现在节目中,她对节目制作的参与是全方位的。"有时甚至是否需要一个反光板她都会提出建议,作为一个职业的主持人,她对节目的品质有很高的敏感度。"
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JMW创业交流1
300754277
JMW创业交流2
228936287